10年前,,我在加拿大教育旅行時,,在多倫多公園偶遇上百對新郎新娘,他們身穿各式各樣,、鮮艷華貴的結(jié)婚禮服,,或在公園的草地上休憩,或在小河邊私語,,或在林蔭道游覽,,更有人搭乘“加長”婚車,婚車上分列5對新人,,車身上赫然寫道:“今天是我倆最幸福的一天,,請讓讓我”。讓我驚訝的是,,“新郎新娘”都顯得有些稚氣,。據(jù)陪同我們的一位中國臺灣省籍大學生說,這是高三學生畢業(yè)前的一次男生女生“戀愛生活”體驗活動,。活動提前幾個月就開始準備了,,學校做些必要的指導,,許多學生穿上父母當年的結(jié)婚禮服,也有花錢租借的,;學生是男女兩兩結(jié)對,,有談攏的、也有談崩的,,有感情“投入”的,、有金錢“鋪墊”的、也有“見異思遷”的,,最后的“牽手”真是五花八門,。據(jù)說,不論結(jié)局如何,,這是高中生走上社會前進行的一次戀愛,、婚姻和家庭教育的實踐體驗,,培養(yǎng)的是家庭和社會的責任感。這給我們很多啟示:學生的戀愛,、婚姻和家庭觀屬于學校教育的范疇,,教育的時機應選擇在少年向青年過渡的時期,教育的方式除了必要的“說教”外,,更重要的是通過實踐活動讓學生體驗和感悟……
今年4月的一天,,藍天白云下,我校3000多位學生共同展示了“男生女生節(jié)”大型校園集體舞表演,。男生們拿出最帥氣的服裝,,女生們穿上了各式各樣的花裙,學校還特意設立化妝室,,為學生“喬裝打扮”,,展示男生女生最青春靚麗的一面;優(yōu)雅的音樂在天空中響起,,同學們踏步,、牽手、旋轉(zhuǎn)……現(xiàn)場男生女生分成兩列,,隨著音樂節(jié)拍跳動,,不時變換位置,并與不同的異性同學牽手,。有同學反映,,“剛聽說要跳集體舞,大家還是很意外的,。覺得牽男生或女生的手會很不好意思,,不過現(xiàn)在也能接受了”。有男生說,,“以前從來沒有牽過女孩子的手,,所以第一次特別不好意思�,!庇袑W生寫道:“男生女生共同的青春剪影,,也許過20年回想起來,也是彌足珍貴的,�,!�
我校“男生女生節(jié)”的主題是:“在集體中認識他和她”,。讓男生女生學會與異性同學交際的方式,、方法及禮儀規(guī)范,鼓勵男女生在“陽光下”牽手,增強團隊成員特別是異性成員之間的合作配合,,從而引導男女生之間的健康交流和交往,。除此以外,學校還組織男女生共同進行游戲活動,,“走進他與她的心靈”系列講座,,舉行主題班會“說說他和她的優(yōu)點和特點”等。
對于校園里的“男女生交往”,,教育者先別戴上“有色眼鏡”,,別著急給學生們戴上“早戀”的帽子,或給“早戀”貼上有毒標簽,,更別把所謂的“早戀”視為洪水猛獸,。有很多所謂“早戀”其實僅僅是男女同學之間互相產(chǎn)生好感。而面對態(tài)度粗暴的老師和家長,,一些學生反而產(chǎn)生逆反心理,,很容易成為“被早戀”現(xiàn)象。十幾歲的青蔥年紀,,正是對異性好奇的時候,。然而稍有跟異性同學走近的現(xiàn)象,就有可能被“有罪推定”,。即便老師開明,,不批評不干涉,同學們也會在玩笑中戲謔,。小小年紀,,經(jīng)不住輿論壓力,不是弄假成真,,就是黯然神傷,,甚至鬧得“雞飛狗跳”。當然,,更多的人是內(nèi)心有沖動,,行為卻保守,不知如何跟異性同學交往,,甚至從來不跟異性同學說上一句話的也有。
青春期的男女生傾慕很正常,,青春期的孩子在想什么,、想做什么、有什么心事,、有什么煩惱,,能不能給予人性化關(guān)懷,讓男生女生的交往正常化發(fā)展呢,?于是我們想到了創(chuàng)辦“男生女生節(jié)”,,由學校主動創(chuàng)設載體和平臺,組織學生大方牽手,,倡導以“一對多”的形式,,讓男女生團體交往,“陽光下”交往,,以此來打破以往不交往帶來的神秘感,。讓學生在活動中體驗、感受生命的美好,,青春的風采和魅力,,更重要的是,認識了異性正常交往的意義和價值,,了解了異性交往的方式方法,,從而更自然、更陽光,、更自信地進行異性交往,。
(注:本文曾發(fā)表于《常州日報》“校長冷思考”專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