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個學(xué)期,語文老師講了一篇魯迅先生的文章,讓我又一次對魯迅先生有了個新的認(rèn)識,,于是我就去翻看了他的《故事新編》。之后又翻看了他的許多書,,但深覺《故事新編》最為有趣。
萬不可小覷了這本薄薄的集子,,魯迅新編了十個神話故事,,頗具顛覆性,并不能完全讀懂,,讀的時候還要時時對照文后的注釋,,方能了解一點(diǎn)魯迅的寫作意圖,其中還順便暗含了對論敵的嘲諷,,絕妙之極,。個人最喜歡其中的三篇:奔月,鑄劍,。
奔月的故事已經(jīng)在中國人盡皆知了,,嫦娥貪圖長生不老,,拋棄后裔跑到月球上去做她的神仙,。魯迅在這個故事里編派了一個后英雄時代的裔,自從射死封冢長蛇以后就無事可做,,方圓五十里的動物都被他射完了,,每天只能射到些烏鴉帶回家給嫦娥做炸醬面,。。因此每天備受嫦娥嫌棄,,偶爾射到一只母雞,,還是人家蓄養(yǎng)的,遂被村民敲詐10個炊餅當(dāng)賠償,。,。歡天喜地的提著雞回到家,發(fā)現(xiàn)嫦娥已然偷食了不死藥升月去也,�,?蓱z一代英雄,只能對著月亮憤然拉弓……可憐貧賤夫妻百事哀,,人比黃花瘦的嫦娥也只能為自己的命運(yùn)做最后一搏了,。
鑄劍,相比之下是一個傳世率沒那么高的故事,,可能是因?yàn)樵谝庾R形態(tài)上沒有那種高度吧,,反倒有些反動的意味,不適合被國家教育體系用來培養(yǎng)國民素質(zhì),。說的是眉間尺為父報仇的故事,,眉間尺的父親為王鑄劍后反被殺身,鑄出來的兩把神劍一把獻(xiàn)給了王,,一把傳給了眉間尺,。眉間尺長大成人之后發(fā)誓要為父報仇,路遇黑面人要協(xié)助他殺王,,條件是交換他的人頭,。黑色人帶著他的頭前去見王,三者的人頭在同一個鼎里混戰(zhàn),,最后化作一灘頭骨,,誰也認(rèn)不出哪個是王的,于是把三個頭和一個身體一起大葬,,百姓看著熱鬧,,義民咽著眼淚,王妃大臣們裝著哀戚的顏色,。恩,,這個故事告訴我們,王侯將相,,寧有種乎,?
一千個讀者有一千哈姆萊特,《故事新編》亦是如此,,望你能在這本書上領(lǐng)悟到自己的樂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