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獲得第九屆茅盾文學獎的作品為格非的《江南三部曲》,、王蒙的《這邊風景》,、李佩甫的《生命冊》,、金宇澄的《繁花》及蘇童的《黃雀記》(按得票數(shù)排序)。
《江南三部曲》是著名作家格非從上世紀九十年代中期開始醞釀構(gòu)思,,到2011年才終于完成定稿的系列長篇巨作,,呈現(xiàn)了一個世紀以來中國社會內(nèi)在精神的衍變軌跡�,!度嗣嫣一ā芬孕梁ジ锩鼮楸尘�,,《山河人夢》將場景轉(zhuǎn)到五六十年代各種運動中的社會主義中國,《春盡江南》則描寫世紀末中國“具有社會主義特色”的市場化現(xiàn)象,。
《江南三部曲1:人面桃花》是“江南三部曲”的開卷之作,。小說講述晚清末年、民國初年江南官宦小姐陸秀米與時代夢想,、社會劇變相互糾纏的傳奇人生,。
《江南三部曲2:山河入夢》是“江南三部曲”中的第二部長篇小說。小說講述了在1952年到1962年間的江南農(nóng)村,。出生于大資本家家庭的20歲的姚佩佩與40歲的梅城縣縣長譚功達之間的一段曲折的愛情故事,。
《江南三部曲3:春盡江南》是“江南三部曲”的收官之作,圍繞譚端午和龐家玉這對漸入中年的夫妻及周邊一群人近二十年的人生際遇和精神衍變,,廣泛透視了個體人生在社會劇變中所面臨的現(xiàn)實問題和精神困境,。
《這邊風景》是王蒙六七十年代下放新疆農(nóng)村勞動期間創(chuàng)作的長篇小說,以新疆農(nóng)村為背景,,從公社糧食盜竊案入筆,,用層層剝開的懸念和西域獨特風土人情,反映了漢,、維兩族人民在特殊的歷史背景下的真實生活,,以及兩族人民的相互理解與友愛共處,帶有歷史沉重的份量,,又將日常生活中的人物塑造得極為生動,,懸念迭生,矛盾沖突集中,,獨具新疆風情,,情節(jié)精彩,語言機智幽默,。
《生命冊》是一部自省書,,也是一個人五十年的心靈史。主人公“我”是一個從鄉(xiāng)村走向城市的知識分子,,一個“背負土地行走的人”,。從鄉(xiāng)村到省城,從省城到北京,再從北京到上海,,一路走來,,“我”的身份也從大學老師轉(zhuǎn)變?yōu)椤氨逼睒屖帧⒐善笔袌錾系牟俦P手,,以及一家上市公司的負責人,,追溯了城市和鄉(xiāng)村時代變遷的軌跡,,寫出了當代中國大地上那些破敗的人生和殘存的信念,。在時代與土地的變遷中,人物的精神產(chǎn)生裂變,都走向了自己的反面,。在這些無奈和悲涼中,在各種異化的人生軌跡中,,又蘊藏著一個個生命的真諦,。
《繁花》以上海話寫作,講述的是上海的市井生活,。敘事時間為上海的上個世紀六十年代至九十年代,,以大量的人物對話與繁密的故事情節(jié),像“說書”一樣平靜講述阿寶,、滬生,、小毛三個童年好友的上海往事,以十歲的阿寶開始,,由一件事,,帶出另一件事,講完張三,,講李四,,以各自語氣、行為,、穿戴,,劃分各自環(huán)境,過各自生活,。
《黃雀記》延續(xù)了蘇童慣常的小人物,、小地方的敘事風格和節(jié)奏。故事并不復雜,,就是一樁上世紀80年代發(fā)生的青少年強奸案,。分為三章:保潤的春天、柳生的秋天,、白小姐的夏天,。三章的標題暗示了三個不同的敘事視角。通過三個不同的當事人的視角,,組成三段體的結(jié)構(gòu),,寫他們后來的成長和不停的碰撞,,或者說這三個受侮辱與被損害的人的命運,背后是這個時代的變遷,。主題涉及罪與罰,,自我救贖,絕望和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