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的江蘇省職業(yè)學校課堂教學大賽是我省首次舉辦不預設課題,、異地借班,、同課異構的課堂教學比賽,對參賽教師的教學基本功構成很大挑戰(zhàn),。本人參賽并有幸獲獎,,欣喜之余,亦有所反思,,遂以此拙筆描繪一二,,如能為后來者開拓思路,提供幫助,,善莫大焉,。
1.參加課堂教學大賽的經驗
經驗之一:日常積累很重要
省課堂教學大賽的規(guī)則給每一位參賽教師的準備時間只有24小時。24小時內要搞出一個優(yōu)秀的教學設計,,幾個條件必須滿足,。首先是對該學科所有課程體系均有所了解,就是說所有該學科的課程都要上過,,因為不知道會抽到哪一門課,,全上過就不會出現(xiàn)抽到不會的課程的情況;其次要在平時教學時注意積累各類資源,,多看書,,不斷學習,肚里有貨,,心中才不慌,;第三是要有創(chuàng)新思維,堅持原創(chuàng),,用爛的素材一定拋棄,;堅持原創(chuàng),有好的點子一定要試,,求新不怕錯,,否則上得再好也出不了彩。教學比賽要出彩,,功夫在平時,,平時備課和上課一定要用心,。
經驗之二:信息化能力很重要
省課堂教學大賽規(guī)定參賽教師須在封閉狀態(tài)下備課,因此,,即使有所謂團隊在背后支撐,,前線依然只有一人,團隊的東西再好,,如果參賽教師自己不能消化,,最終效果肯定不能盡如人意。對參賽而言,,自己能夠把控的東西出問題的幾率才最小,,所以寧愿做出來的東西樸素點,但只要是自己參與做的,,課堂實際使用效果遠比團隊,、外援做出來的花哨的東西要好,因為這不是表演展示類比賽,,是真刀真槍的實戰(zhàn),。當然,如果團隊的東西上課的人能夠完全消化自然是最佳的,。
經驗之三:團隊支持很重要
盡管在實施層面團隊受規(guī)則限制幫不上忙,,但思想、創(chuàng)意層面的團隊支持是不容忽視的,。一個人的腦子在有限時間內不可能想得很完善,,常會出現(xiàn)靈感出不來,時間卻一分一秒過去的情況,,這時如果有很多人提一些想法,、建議,往往能迅速打開思路,,激發(fā)靈感,,閃現(xiàn)創(chuàng)意。人多點子多,,三個臭皮匠有時真的頂個諸葛亮,。
經驗之四:細節(jié)把握很重要
上課前設備有沒有調試好,熟悉學生時說什么,,上課時著裝打扮是否得體,,甚至走動路線、提問選擇的答疑對象都是要注意的,,大賽現(xiàn)場多少總會緊張,,細節(jié)出問題越少,人越放松,,越容易發(fā)揮,,反之則對授課教師心理帶來額外壓力,。保持一個良好心態(tài),,對正常甚至是超常發(fā)揮有時會起到超乎預想的作用,。
2.參加課堂教學大賽的遺憾
遺憾之一:時間把控易出錯
依照省課堂教學大賽規(guī)則,每一節(jié)參賽課只有40分鐘時限,,如果前面趕得太緊,,給學生思考問題和討論的時間就會不足,導致學生回答問題時壓力很大,,進而把這種壓力傳導到參賽教師身上,,當時我參賽時就出現(xiàn)了這種情況�,?扇绻懊嫣�,,后面來不及講同樣會增加壓力。
遺憾之二:自身形象易忽視
這次比賽是在專業(yè)的錄播教室中進行的,,全程錄像,。由于所有心思都在教學上,課前準備時我對自身的形象不夠重視,,參賽證忘記佩戴,,著裝也不是非常正式,可能錄像效果不會太好,。
遺憾之三:借用設備不熟悉
參賽時我忘記帶投影筆,,盡管比賽組織方說可以提供,但標配的投影筆不敢用,,怕因不熟悉誤操作,,導致為了點擊鼠標、上下講臺頻率比較高,。
遺憾之四:拍攝經驗較缺乏
回看參賽錄像時,,我發(fā)現(xiàn)自己的課堂實錄拍攝經驗還是比較缺乏,因怕影響學生觀看,,播放視頻時我會走到一邊以防遮擋,,但有時不小心就走出了拍攝區(qū)域范圍。
遺憾之五:比賽規(guī)則不明確
根據比賽規(guī)則,,凡上課時聯(lián)網使用教學平臺的,,該教學平臺在整個授課期間不能出現(xiàn)參賽教師所在單位名稱,因此,,為避免違規(guī),,我參賽時不得不放棄使用我校現(xiàn)成的教學平臺,,使得教學過程中信息化程度體現(xiàn)不足,。
相對于以往教師們熟悉的“兩課”比賽,、“信息化教學設計”比賽,“課堂教學”比賽是個新生事物,,更加真實,,更接地氣,代表著我省組織教學類比賽理念的轉變方向,,意味著教育管理部門對教學類比賽的要求開始向課堂教學實戰(zhàn)回歸,。這是一種倡議,更是一種導向,,作為普通教師,,無論參賽與否,都須在平時不斷提升自身動力,,磨煉自身能力,,不忘初心,厚積薄發(fā),,把本職工作真正當作一項事業(yè)來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