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從不相信人可以完全沒有怒火,,即便是嘴邊常掛佛經(jīng)的僧侶也不行。最多是將憤怒壓在心底——喜不言于色,,怒不言于表罷了,。最近我也有過幾次相關經(jīng)歷,,所以今天想談到憤怒時人如何能做到克制自己的偏激行為和抑制自己的憤怒情緒,至少不會做出讓自己后悔的事情,。
首先我們必須認同憤怒是一種負面情緒,。它給我們帶來的后果,大多時候是消極的,。所以做到第一點——如何抑制自己的怒火,,首先,我們必須好好思考憤怒行為所帶來的后果,,例如有些行為可能給我們帶來經(jīng)濟上的損失,,有些則會帶來身體上的疼痛,有些甚至傷到身邊之人,。任何我們做出的行為造成的后果我們都應該對此負責,。比如有些同學上課因為老師的訓誡,覺得老師傷害了他,,覺得出氣的憤怒,,沒有很好的控制自己的情緒,當場和老師頂嘴甚至辱罵,,但此后他必然要承擔這種行為的后果,。比如最近新聞中,因為帶同學回家打游戲到深夜,,父親要求同學離開就與父親大打出手的,,不管事后會發(fā)生什么,這件事的給父親帶來的創(chuàng)傷是不可逆轉(zhuǎn)的,。
忌不可將憤怒習以為常,,雖然憤怒人人都會有,也會有失控,,但在憤怒發(fā)作徹底結(jié)束的時候必定要冷靜反思——憤怒時怎樣給人帶來不幸的,?
當人對受到傷害過于敏感,便會憤怒,,覺得怒不可遏,,因為如果沒感到自己受到傷害了,人也不會憤怒,。所以多愁善感而又感情細膩的人,,也就必定經(jīng)常憤怒。我便是這樣的人,,有些時候因為一些別人看起來微不足道的小事而覺得被傷害到了,。但同時我又會壓抑情緒,所以沒有造成不可挽回的后果。
當察覺到身邊有人的怒火正在熊熊燃燒的時候,,不要貿(mào)然地安慰,,當憤怒已經(jīng)到了可以被察覺到時,那時候的人聽不進任何話語,。最好時尋找時機,,當他表情緩和后,再向他耐心而平緩的敘述事情,,并把對他所收到的傷害做出解釋,,與輕蔑盡可能的分開,把那些個傷害歸結(jié)于誤解,、恐懼,、強烈的情感,以及任何你愿意認為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