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微雨,訪茅山乾元道觀,。
乾元觀依山而建,,由下自上,最前端是兩塊祭壇,再是靈官殿(也稱大門),;繞著殿內(nèi)雕刻著紋路的柱子轉(zhuǎn)一轉(zhuǎn),,便豁然開朗了:干凈整潔的小院,其中有貓,、狗席地靜坐,,它們仿佛也沾染了這座道觀的氣息,,顯得十分平靜和善,;再往前方,是三清殿,,東,、西兩拜殿,分別掛著“陳列室”,、“客堂”的牌匾,。由客堂往南走,不遠(yuǎn)處的石板小徑,,有兩位白衣道長緩緩而來,;樹木林立,花鳥蟲鳴,,蝴蝶翻飛,,走著走著,心境也漸漸平和下來,。
家中小朋友按捺不住,,想要參觀一下別的。于是一位和藹的道長便領(lǐng)我們走向三清殿,。殿旁有一口兩千年歷史的煉丹井,,洞黝黑,石縫中苔蘚叢生,,水多年來竟從未枯竭,。
殿內(nèi)供奉著元始天尊、太上老君等道教神仙,。我以為這里就是終點(diǎn)了,,沒想到道長引我們向后,輕推開一扇小門,,又是一番未曾見過的新景象,。
有一長長的石階延伸向山頂,山上又有何新的景致,?我迫不及待地想去見證,,提步攀登。
上山之時(shí),由于臺(tái)階短而低,,總感覺背后有一股力,,不慎便要向后倒去;不僅如此,,若是不休息一下,,攀爬太急,雙腿就如灌了鉛般越來越重,。所以,,我放緩了腳步,信步前行,,準(zhǔn)備一鼓作氣登上最高的階梯了,。
登頂之后,視野變得開闊起來:一大片綠意映入眼簾,,遠(yuǎn)處群山連綿起伏,;青灰色的天,帶來幾分縹緲朦朧之意,,與這片綠區(qū)分鮮明而又不突兀,,形成了一種恰當(dāng)?shù)娜岷停痪G意之上,,青灰之下,,有星星點(diǎn)點(diǎn)的朱紅,更為此“畫”增添了一些點(diǎn)綴,。如畫,。如詩。如臨仙境,。好一幅“空山新雨后”,!
山間的清風(fēng)帶來自然的氣息,拂去身上與心中的燥意,。我坐于最上面的石階上,,用手撫摸,石階干凈而無灰染塵,;閉上眼,,側(cè)耳聽風(fēng),便可聽見自然的聲音,。突然,,鐘聲驟響,渾厚而洪亮的音,,仿佛從千年穿越而來,,穿過耳膜,穿過山道,穿過道觀,,傳向更遠(yuǎn)的地方,。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人生之道又是如何?我似乎明晰了一些,。山重水復(fù)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行走之時(shí),,莫要太急,,停下腳步,看看周圍,;毅力與動(dòng)力缺一不可;不愧過去,,不畏將來,;心中有道,道自然成,。
訪道,,訪道,訪的不應(yīng)僅僅是這乾元道觀,,還有自己心中的道,。
